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敬一丹:略微仰视苍生
更新时间:2024-04-19 04:03:07

谢若含杨宙

敬一丹:略微仰视苍生

敬一丹退休受到的关注远超出她本人的想象。《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倒是一点不意外,“敬一丹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电视达到巅峰时代的标志。敬大姐退休是岁数的原因,但是大家解读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她之后的名主持再想达到这样的高度、电视台想达到这样的高度,很难了。”

分寸与方圆

5月敬一丹在空中飞来飞去。原因之一是她在4月底从央视退休,二是她出了新书《我遇到你》。

回顾过去,敬一丹总撞上时代潮流。电台最火时,她在黑龙江广播电台当广播员;33岁,也就是1988年,她进了央视,然后和电视一起步入黄金时代。她并非热爱改变,而是感兴趣的事少,一旦有她就会抓住。

两年工农兵大学满足不了学习欲,她去考研,3次才考上。留在中国传媒大学教书是人们想象她会做的事。直到她看到了一张课程表:哎,星期三上午干嘛都被安排好了,没有惊喜。

央视开始重视采编,她从记者干起,《一丹话题》是中国首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栏目。38岁的敬一丹敏感,也没模板可循,“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1995年,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邀她去新闻评论部的新栏目《焦点访谈》。

彼时新闻评论部聚集了陈虻、时间、白岩松、崔永元等一批想用新闻改变社会的热血新闻人。《焦点访谈》学习美国的《新闻60分》,实行记者主持人制度。栏目提倡短兵相接、立竿见影,敬一丹的性情就显得“太温了”。她试做一个“假种子”事件,湖北出现了假种子,愤怒的农民把粮库砸了一个大窟窿,误了农时。敬一丹很愤怒,但她一看,县长和书记都在一线紧急处置。她把后面领导处置的镜头也放进去了,“这才是全部。”还用了《谷雨话种子》这个诗意的标题。

当年“四大提刀”之一、《焦点访谈》记者陈耀文说,敬一丹从不像他一样大刀阔斧地追着人满院子跑。除了不端着,她还有些敬畏心,“略微地仰视苍生”。“她永远在我们抡圆了胳膊要曝光时,评论已经写有余地。她知道事情的责任不是一个人的。”

文化批评学者戴锦华分析《焦点访谈》,“我们必须重视中央台的重点栏目所包含‘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问题。”

打一开始敬一丹似乎就在克制“作为权力的媒介”。这似乎更多跟她性格里的自我控制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谦卑有关。作为评论部最没激情的人,她对世界施加影响的欲望并不算强,甚至一度被丈夫评价为“自视过低”。

《焦点访谈》最火时她眉头皱得最多。我问她,被百姓当作青天,会觉得担当不起吗?“我太有了。”她斩钉截铁。好几次她下班走到楼里头(当时还在科技信息研究所办公),一男子“扑通”就给她跪下了。1998年她一边签售《声音》,一边收各种申诉,对方紧张、收缩双臂,头低低的,一手递书、一手掏出一张纸说,敬老师这个给你。申诉书一般都被搁在信封里。

“我特别受不了跪,很难受。我担当不起啊。《焦点访谈》就是特殊时期的一个模式,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栏目的承受和期待。”

《声音》那本书是敬一丹给所有人回复的一封信。心太累了,再不写书她憋得慌。《声音》编辑李玉强当时说,敬一丹是承受托付最多的一个记者。

隐痛

陈耀文从未见过像敬一丹这样的人——没有任何人会说她一点不是,而她也不说任何人的不是。他说敬一丹是“圆的”,“任何时候都能稳定处事,什么场合都能拿得出手,跟孩子聊天没问题,跟中央领导谈没问题,有锋芒的人也不会像疯狗一样去咬她。”

也有人认为敬一丹温和有余,批评不够狠,缺乏立场。余伟利并不认同,“不是说她都往好的方向去说,而是她说得更加平衡和在理。”余伟利举例,2010年的《焦点访谈》已经像个理智的中年人了,当时全国拆迁案高发,节目做了一期《我的房子怎么说拆就拆》,敬一丹和节目组商量,希望在评论中提到滞后的法律法规,促进城市房屋拆迁有关条例的修改。“是她少有的风格,非常犀利,带点恶狠狠的评论。”

虽然跟白岩松、崔永元的表达方式不同,余伟利认为敬一丹秉持着新闻评论部的共同理念——用建设者的态度让社会更好。敬一丹的加入,让《焦点访谈》多了“人文关怀”以及“对弱者的关注”。

像敬一丹说的,别人是“刺痛”,她选择“隐痛”。

她的立场和看法,似乎总是被一种微妙的口吻所包裹。在《我遇到你》新书发布会上,一位记者问,她怎么看崔永元在美国涉及敏感内容的演讲视频,敬一丹回答,“我点赞了,我对台上兄弟评价很难做到完全客观,我承认我不客观,哪怕很多人说这话说得有点过了。”朱波觉得这就是敬一丹的立场,“她是有是非的和价值观的,但你从她的话挑不出毛病来,这是她的高明。她说话太微妙了。”

分寸感很可能是敬一丹最明显的人格特质。她从没有嚎啕大哭的时候,极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一旦偶尔失控,她会陷入强烈自责。但她的喜怒哀乐并非深藏不露。可想而知,她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多与稳重、坚韧、可靠有关。她自然也圆融,能处理自身所处的复杂环境。总体而言,她更接近一位中庸之道的践行者。

在崔永元看来,敬一丹的这些气质正跟《焦点访谈》相互吻合。“这个平台需要有公信力,需要你理智、客观、公正,而不是情绪大起大落,对这个厌恶,那个不屑。因为你无法证明你的这次报道就是无懈可击的。新闻调查类的节目,主持人如果没有公信力,会严重伤害到这个节目。”

一夜长大

方宏进认为,敬一丹后来去了《感动中国》,“人文关怀的形象更适合她。”她依然是克制的。在那个几乎所有观众都在抹泪的舞台,她很少落泪。平时她眼窝子特别浅,每次片子一出来,大家会开玩笑,大姐都没掉泪,这片子肯定不行。往往一开口,她有哽咽,但还是没哭。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给衡阳特大火灾中牺牲的20位官兵,台上站着惟一幸存的18岁男孩,他身后的屏幕上是巨幅的消防官兵群照。他正要侧过头去,敬一丹说,我想你不用回头也能想起他们。

“她一定知道,孩子一回头,眼泪就会下来,但她的职业操守也好,价值观也好,她不愿意这么做。”朱波说,“做片子的人都知道把握观众的情绪,有时就拍大腿:哎,大姐你再往前走一步嘛!但她就会节制。”

她甚少抱怨或愤怒。追溯起来,敬一丹是“文革”时期长久地被训练为一个克制高手。很难说童年对一个人的性格有多大解释力,敬一丹自己也说不清命运的前因后果,但13岁的那个夜晚无疑开启了她人生重要的序列。

那年她成了“小大人”。因为“文革”,身为公安的爸妈去了干校,姐姐在生产建设兵团。5年时光,她想起来全是白茫茫的冬天。整个院子里,除了留下来几个被认可的干部,就是老人和孩子。天气太冷,布票又没了,男孩女孩一天天长大,原来的棉毛裤都穿不上了。她翻箱倒柜地看,发现一条妈妈留下的棉毛裤,上面很多个洞。她决定把它补上。她做的针线活特好,能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夜里所有人睡了,她从4楼的窗口往外看,没人家有灯,万籁俱寂。大概到了零时,终于补好了,一试,裤腿怎么变得那么瘦,根本穿不进去。因为棉毛裤是针织的,补丁没有弹力,直接就绷在那里拉不开。13岁的女孩真想哭,但她忍住了,13岁的女孩知道,哭了还会把弟弟弄醒。哭,有什么用呢?

物质紧缺,她的克制能力日益精进。有段时间母亲的工资停掉了,女孩忧虑着父亲的工资也会停掉,美妙的洗头膏商店已经有卖了,但女孩想着,明天没钱了怎么办?明天市场上没有卖了怎么办?我依赖上了怎么办?想来敬一丹就没有上瘾的对象,包括各种玩、游戏。车子开了十几年了还是那辆红色沃尔沃。她自问,我要是不开车了,骑自行车、走路可以吗?可以。很难想象,因“温和且强大”受到赞誉的敬一丹,说她内心有“不安全感”。

我所遇到的,不希望谁再遇到

敬一丹的面孔是双面的。新书《我遇到你》的封面照上,她眉头紧锁、表情凝重;翻开扉页,她笑容明媚,好像日历上的幸福女性。而敬一丹好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觉得,这两个,都是敬一丹。

天性开朗,出生在平和、秩序、相亲相爱家庭的敬一丹,也是在“文革”期间,一天就学会皱眉了。

毫无疑问这件事在敬一丹性情中烙下了一丝沉重。“好像后来我会为一件事情快乐,但不会长时间在快乐中。那种热热闹闹的聚会,我待不久。”

长期关注弱势群体源于敬一丹对痛苦的敏感,而这种敏感源自她本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尽管当时她还不知道这个词汇)。“我对苦难,不被注意的、被心灵伤害的小人物特别在意,哪怕别人眼神里有一点点不公正,我就特别在意,我就不会做一个赏心悦目的节目。”她喉咙哽咽,“我所遇到的,我不希望谁再遇到。”

作为媒体人,也作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敬一丹这些年始终关注留守儿童。她说自己曾经就是留守儿童。敬一丹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仿佛恐惧是生出力量的根基,就像朋友们对她的形容:敬一丹是柔的,又是刚的。

文革时期她给妈妈写的信的原稿都还在家里,其中一封能把全家人看得泪流满面。一个除夕夜,没电视,所有人睡了。敬一丹给妈妈写信,“妈妈,今天是年三十儿,我们很高兴,妈妈你高兴吗……姥爷做了饺子,我们没有帮忙,他可能生气了……我们很高兴,妈妈你高兴吗?”“妈妈你高兴吗?这样的话,我前前后后说了四五次。”

有限感

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

“过于保守吧。”敬一丹没有迟疑。

相比无力感,她更乐于用“有限感”形容自己的角色。她从没把自己想象成女斗士。

长久以来她就与狂热和激进保持距离。

2002年,新闻评论部召开以《东方红时空》为主题的内部年会。在那场晚会上,敬一丹、康平穿上六五式旧军装,腔调是播音腔,台词劲爆。敬一丹说,“历史的经验又一次告诉我们,春从来不是叫出来的,春那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崔永元也对那年年会印象深刻,一本正经朗诵的敬一丹还笑场了,然后全场哄堂大笑。“敬大姐都笑场,这太好玩了。”平时崔永元、白岩松、水均益口口声声叫她“敬大姐”,“大姐嘛,谁敢跟自己大姐开玩笑,瞎胡闹。”崔永元说。

今天人们更喜欢那种说漂亮话、个性突出的人,敬一丹在年轻人看来也许过于四平八稳,有些无趣,但她绝非平庸之人。她身上看似缺乏变化,但这种“定”在崔永元看来很可贵。“有些前卫就是潮流,来无影去无踪,人其实需要定力。”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上一篇 : 嗨,你好
下一篇 : 该带多少行李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