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问答题
语言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4-04-19 18:06:49

1、【题目】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答案:

(1)“语言转用”的定义:①“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换用另一民族语言。②语言转用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主要方式。

(2)“语言转用”的条件:①语言转用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征服者往往强迫被征服民族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但民族融合也能够不依靠强迫的手段二发生,伴随着这种民族的融合过程,语言的转用也能够自然地发生。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局面,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可能发生。③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因素。

(3)“语言转用”的过程: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语言转用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没有这个阶段,语言转用就不可能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

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

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

(A1)体词词组:_________(A2)谓词词组:_________

(B1)向心词组:_________(B2)离心词组:_________

(C1)基本词组:_________(C2)特殊词组:_________

答案:

(A1)体词词组 ②③④ (A2)谓词词组 ①⑤⑥⑦

(B1)向心词组 ①②③④ (B2)离心词组 ③⑤⑥⑦

(C1)基本词组 ①②④⑤⑥ (C2)特殊词组 ③⑦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答案:

(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4)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①分[f?n]+配[p‘ei]→分配[f?mp‘ei]

②喇[lA]+叭[pA]→喇叭[1Ab?]

③豆[t?u]+腐[fu]→豆腐[t?uf]

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

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

A.同化:_________

B.异化:_________

C.弱化:_________

D.脱落:_________

答案:

A.同化 ①⑤⑥

B.异化 ④

C.弱化 ②

D.脱落 ③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名词解释: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答案:

(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4)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答案:

(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叫shū,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因此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

(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能够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

(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音与义之间是能够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却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任意性,这样的变化就不会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