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地球缘何发“高烧”
更新时间:2024-03-19 17:00:59

地球最近“高烧”不止,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持续不断。“热”成为时下许多国家媒体的“热点”新闻。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出现持续酷热天气。印度许多地区气温超过45℃,至少造成1500人丧生;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锡比市和信德省的雅各布阿巴德市最高气温达到53℃,全国近200人死亡;孟加拉国最高气温也上升到41℃,有62人死亡。由于雨季推迟和大范围的炎热高温,干旱也随之而来。印度安得拉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遭受了十几年来罕见的严重旱灾。

南亚“高烧”还未退去,去年经历了世纪特大洪水之苦的欧洲又掀起滚滚热浪。瑞士气温创200年来最高,降雨量之少百年罕见。意大利连续出现高温闷热天气,不少地区气温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中北部地区遭受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大旱。法国经历了1949年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一些城市最高气温达40℃以上,据报道,法国的炎热已直接或间接导致约5000人死亡。德国最高气温超过38℃,干旱为1947年以来最严重的。西班牙许多地区气温超过40℃,南部城市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超过了45℃,死亡人数已达30人。塞尔维亚与黑山、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国遭遇了数十年乃至百年未遇的大旱。匈牙利、捷克等许多国家受到严重影响,地处北欧的芬兰气温也接近30℃,夏季气候温凉的英伦三岛出现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气温。

罕见的高温干旱使得流经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水位降至近百年来的最低点,一些河段河床裸露,断流现象普遍。多瑙河下游水位降至60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航船触礁和搁浅。欧洲其它几条著名河流的水位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受炎热与干旱的影响,欧洲各国森林火灾频繁。葡萄牙18个地区中有15个发生火灾,16万公顷森林化为灰烬;阿尔巴尼亚仅7月中上旬就发生森林火灾89起;俄罗斯在今年头7个月中,已有近200万公顷森林被大火吞噬。

进入7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出现持续酷热天气,7月平均气温偏高2—3℃,大部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许多地方最高气温屡超历史极值。与此同时,降水量则比常年同期减少八成以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7月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值。雨水持续稀少,加之热浪滚滚,致使伏旱迅速发展,8月初已蔓延到西南、江淮、江汉的部分地区。

全球还有不少地区也在不同程度的演绎着这类现象。俄罗斯远东地区北部的勘察加半岛出现了近50年来的最高气温,中部气温高达30℃至32℃;南部的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等地河流已趋于干枯。美国西部气温也连续偏高,沿海地区连续两个月滴雨未下。澳大利亚大部持续少雨,7月几乎整个北半部没有降水。高温干旱已成为今年夏季全球气候异常的主题。

地球高烧,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的结果。

在热带季风区的印度半岛,5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气温常常超过40℃,几乎每年都会有热浪发生,只是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不同。随着6月夏季风的爆发,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导致高温天气迅速结束。但是今年西南季风姗姗来迟,中低纬度气压场显著偏强,常年盘踞在伊朗以西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向东发展,一直延伸到南亚上空,在强大的高压脊控制下,印度半岛盛行下沉增温气流,天空晴朗少云,大气稳定少风,加上似火的骄阳直射南亚大陆,天气格外酷热难耐。

异常增强的副热带高压不仅表现为向东扩展,而且在北非西部向北突进,在欧洲上空维持着非常强的高压脊,并形成阻塞高压。欧洲南部本来就属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在高压脊的强大攻势下,欧洲南部更加炎热干燥,并把这种罕见的持续酷热干旱天气推进到常年较为凉爽的中部和北部。

我国的情况大致相仿,只是影响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我国夏季的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关系极为密切,正常情况下,6月中旬开始雨带停留在长江流域,形成江淮梅雨,7月中旬移至淮河流域。但今年6月下旬初,副热带高压突然北跳,并持续稳定增强和西伸,致使淮河流域雨季提前,在一段时间内,异常强而且集中的降水导致淮河流域发生了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相反,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却在异常强大的高压系统笼罩之下,烈日炎炎,少雨干旱。直到7月23日淮河流域主要雨带北跳,这种形势仍然没有结束,只是副热带高压系统继续向北发展,江淮流域也转入高温天气,导致高温干旱区扩大。

这些异常也可能正是地球气候系统年际异常的一部分。过去的大量研究认为,热带海洋热状况、特别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常常是年际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而2002/2003年发生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在今年3月已经结束,热带东太平洋虽然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冷位相波动,却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因此,今夏北半球持续的异常高温最根本的原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另外,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今夏的高温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今年夏季全球大范围的高温无疑是给全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提醒我们要善待环境,善待自然,使自然界能够最大限度地与我们和睦相处。同时要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对策的科

学研究,把气候变化和异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