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存在主义儒学|孔孟|
 更新时间:2024-04-18 21:40:42

存在主义儒学|孔孟|

1、客观实在、主观存在、存在的区分

什么是客观实在?譬如天上的月亮。我“看”它或不“看”它,它都“在”,此即客观实在,也即列宁对“物质”下的定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即物质(实体)的实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的“在”即客观实在。

什么是主观存在?当我“看”(外感知)它或我“想象”(内感知)它时,它即“在”;当我不“看”或不“想象”它时,它即不“在”,此即主观存在。相对于客观实在,主观存在以人的意向、意志为转移。意向所指即意象,意象即当下“现”象。主观存在即“现”象的存在。所说的“看”即现象学的“看”。王阳明言的“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即主观存在。

什么是存在(在)?存在总是自我存在。当我“看”我在“看”它时,这种“反观”即进入了存在的视域。“反观”所摄即意境,意境即当下“现”境。自我存在即意境的存在。相对于现象学的“看”,“反观”即存在学的“看”。“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即自我存在。

2、用“反测”来理解“反观”

“尺子喻”:①一把尺子测量空间中的某物,我们称此操作为“正测”;②尺子不能自身“测量”自身,我们称此为尺子“不自测律”;③尺子“正测”某物的同时反测自身,我们称此操作为“反测”;④“正测”与“反测”同时律。人是万物的尺度。此命题把人比拟成“活”的尺子。人感知某物,可比拟成“正测”的操作。人“正测”万物的同时“反测”自身,因而万物亦人的尺度。

“尺子喻”的局限:①测量(正测、反测)纯属客观实在视域中的话语,套用于存在视域必然不妥。②尺子喻只是“筏喻”,进入存在视域后我们用“反观”取代“反测”。

感知与反观的区分和联系:①感知(内感知和外感知),是现象学的看,由意向性规定;反观是存在学的“看”;②反观与感知同为“现观”,皆当下呈现的“看”,具有同时性。

作为动词范畴的“看”或“反观”。“看”在感知上不仅具有“视”的内涵,还具有“闻”(如“观音”)、嗅、触等内涵,所以是个动词范畴。下面我们以“触”、“闻”的感知来揭示“反观”的普遍性。例如“触”:①指触摸上手之物;②指不“自触”;③指触摸当下上手之物时反触自身;④触与反触同时;⑤若指无所触(所缘),则“指”的自身性为“空”。再例如“闻”:①耳闻(耳缘)上耳之音;②耳不自闻;③耳闻上耳之音的同时反闻自身性(愣伽经:反闻闻自性);④闻与反闻同时;⑤若耳无所闻、所缘,则耳自身性为空(此即“性空缘起”的道理)。反触触自性、反闻闻自性、反嗅嗅自性、反观观自性,反触、反闻、反嗅,反观等,我们用范畴“反观”来统摄。

掂出了“反观”,现象与存在才得以区分——“存在”才得以真正“澄明”。海德格尔尚无法点出这一点,而“反观”在东方话语中则出现很久了。

3、客观实在、主观存在、存在分别对应的是:物、象、境(即物质、意象、意境)。这三个层面各有各的话语体系。实际上,4、现象学的话语不5、是独立的,6、它是实在与存在两大话语体系的过渡状态。由于现象学的方法(即现象学悬搁)遮蔽了现象学的“看”,7、所以现象学的“看”看得不8、够彻底,9、故现象学在西方认识论传统路线中没有完成话语转换的任务。在笔者看来,10、“现象”甚至不11、能独立作为一种存在样式,12、“现象”依赖于、统摄于“现境”(意象统摄于意境),13、“境生象外”,14、象在境中。因此被胡赛尔悬搁的不15、仅是物质实存,16、还有意境的存在。而17、现象作为经过特殊悬搁处理后的存在样式,18、如海德格尔所言不19、过是种“可能性”而20、已。

话语层面的划分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如果用实在视域的话语去表达存在,就是失语。反之,用存在视域的话语去表达实在,也是失语。现代“文本”中普遍有这种“失语症”。

描述实在的本体论话语有:实体、属性、形式、内容、结构、功能、时间、空间、关系、样式、本质、必然性、偶然性、原型等;描述实在的认识论话语有:主体、客体、主观、客观、认识、实践、感性、理性、对象、意识、异化、判断、陈述、真理等等。

对不同层面的话语,海德格尔的策略是:把实在理解为存在关系。笔者的意见是:两套话语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或者可把实在视域的知识理解为“智”,把存在视域的道说理解为“慧”。

存在对应的是意境的存在。这说明了“意境”是存在视域中的最高话语。但“意境”恰又来源于诗歌话语,这是不是巧合呢?下面的论述揭示存在话语就是诗歌话语。

4、存在话语与诗歌话语

“意境”是东方诗学中的最高话语。广义的诗歌话语包含了绘画、音乐等艺术话语。

事实上笔者悟入存在之门,纯粹得益于笔者与诗友在探索诗理论、尤其是诗本质的激烈碰撞上。最后的顿悟即:诗本质是自我存在的反测。(关于“反测”的局限性,笔者已作分析)。其它延伸的结论有:诗本质即存在主义的本质。诗本质即艺术的本质。诗人是天然的自发的存在主义者等等。后来笔者阅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不过是印证罢了。

把“诗本质是自我存在的反测”这个命题中的“反测”用“反观”代替即为:诗本质是自我存在的反观或反观自我存在。自我存在即自在,反观自我存在即反观自在。进一步的贯通又出现了,“反观自在”即“观自在”,而“观自在”或“反观观自在”正是禅的本质。由此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诗与禅的关系那么密切了。掂出了“观自在”,把存在主义、诗、禅真正打通了。“观自在”,则《存在与时间》在其中矣;观自在,则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其中矣。画家石涛也指出画的本质即:“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因此,我们可以更加完备地定义“在”了。笔者对“在”的界定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的。

在即“现观”,即当下的“看”,当下的“反观”。

在即自在,“在”并不是别的什么“存在”,在总是自我存在。而反观即反观观自在。在即自在,即观自在,即反观观自在。

在即“现在”,即当下的现成自在。回忆、展望,皆是所缘的过去或将来当下“现”境,“现”为现在。

在即“现境”,即当下呈现的意境,这是对在的根本界定。故在即在境,不以“现境”界定“在”,“在”终究会不知所云(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之家”)。

由于诗本质即存在主义的本质,用“意境”这个话语来界定“存在”这个话语就很自然了。这是海德格尔无能为力的地方―——德语的诗歌话语资源太贫乏了。而“意境”话语出现在东方诗歌最成熟的时期——唐朝,也不是偶然的,是在诗歌话语中反复理论、升华,才掂出这个独有的词来。而西方诗歌话语中尚找不到与“意境”相对应的词。一旦“在”用“意境”来界定,《存在与时间》的晦涩难懂则可避免。

当我们用“境”释“在”时,也意味着我们用“在”释“境”。意境总是在境即现观、自在、现在、现境。不以“在”释“境”,意境会被狭隘地理解为“艺境”、“艺术境界”(宗白华)。

5、实在话语与存在话语梳理

1真理与真

物质的客观实在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定律、定理、必然性。对此的研究即实事求是,格物穷理。故实在对应于真理。

意境的存在只有“真”,在的显现、呈现即是“真”。

故在无真理,在无本体,在无规律,在无定理。

在即在境。境有万端,在有万端。

2美学本本主义与美

只所以称之为美学本本主义,是因为美学是“失语症”的重灾区。当美的本质总是在“主观的”、“客观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理性、感性”等话语中打转转时,美学本本主义实即特殊的认识论(康德:审美判断)。

美是意境。用认识论的话语言意境,不可避免地要失语。关于美是什么?王船山提出了“美是现量”说。他解释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现量说指出了美是当下呈现。现量即现观。现量说把审美作为一种“看”揭示出来了,这就有别于认识论美学。但王船山仅到此为止。他还没有把“反观”、“自在”揭示出来,因为现量的不是“彼之体性”,而是自在、自性。因此从“美是现量”到“美是意境”要补充的内容有:①审美即存在学的“看”——反观;②美是观自在;③从而柳宗元的“美不自彰,因人而彰”开展为“美不自彰,因‘在’而彰”;④在有万端,故美有万端。

3人性与自性

人成了对象、客体时,人性即这种特殊的实体、客体的属性(物性、实体性)。如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阶级属性、人的需要层次、人的人格素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等等。因此人性成了知识的对象和知识的集合物。

自性(禅宗话语,有时为“自心”)是存在视域的话语。自性即“现”性,即当下呈现的性情、精神,活泼泼的。自性即“现”自性,观自在,则现自性,自在即自性。

自性,性境也,非性体;自心,心境也,非心体。

④主体性与自性

主体性话语内含了客体性话语,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而主体性话语如何宣称它抬高了人,那么它所内含的客体性话语就如何贬低人。主体——客体的对立即人的异化。在这种对立中,人摆脱不了对象性、客体性的命运。福柯说:“我相信不存在独立自主、无处不在的普遍形式的主体”“正相反,我认为主体是在被奴役和支配中建立起来的”。主体性话语由于内含了“异化”的话语,决定了它是开不出人道主义话语的。有人提出“互为主体性”、“主体间性”来补救,殊不知“互为主体性”的下一句潜台词即“互为对象性”、“客体间性”。

自性即在境,这排除了自性是实体性。意境消融了主体——客体的对立,也超越了主体间性的虚构。“反观”消解了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的两分。这种万物一体之仁(即万象一境),显现为“存在”。

⑤“思”与“看”

我思我在是笛卡尔的第一原理。

我“看”我在(观自在),是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

我思我在,实际上是我思故我在。因为按思维之不自返律,思与反思不同时,反思后于思。所以这个命题是:因为我思所以推出我必在,是反思后的推理。

我“看”我在(观自在),则是种直接性、明见性,当下自在,当下呈现,不需ABC分析推理。由此可见,“我看”比“我思”更源始:反观比反思更源始。笛卡尔的“我思”的发现,标志着近代哲学的“主体”正式建立起来,而“我看”的发现,标志着“存在”的呈现。

我“看”我在“思”可成立,而我“思”我在“看”则不成立。“思”总是“说”语言。这里的关键在于:当我内心在“思”,在“说”语言时,内在的“说”的“声音”(不同于嘴巴发出、声带振动的声音),我能直接感知(直观到),意思是我“听”得见内在的“说”,这仍然是内感知。故我们总结出“内感知”有两种基本样式:a、想象(对应于内在的“看”,不同于眼睛的“看”)b、思:“说”语言(对应于内在的“听”),即我能内感知(直观到)我思。

附:“看”与“知”

存在学的“看”即反观,实即王阳明体贴出的知或良知(熊十力:良知乃当下呈现;王畿:良知当下现在)。反观所摄即意境,而意境总是独境。故“反观”这一知又被称为独知、自知、体知、真知、德性之知,因为意境所现,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良知知自在。

但,阳明先生在“天理即良知”的印合处,往往把这一“知”滑向李泽厚先生所言的(文化积淀成的)“经验变先验”、习惯成自然的“不虑而知”,如“见君自然知忠,见父自然知孝”等。

⑥本质与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认为的“存在主义第一原理”。而笔者谓之“失语”,因为萨特混淆了实在与存在。本质(列宁那里还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的说法)是指物的话语。而存在恰好无本质,在有万端。存在有本质的话,存在也就成了存在者或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了(如马克思的“人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从社会客观存在的角度下的定义。)在无本质,在无本来,也即心无本心,性无本性。(性无本性,故无性可复)

⑦价值与意(义)

价值判断是种特殊的认识论。

意义不是判断、认识,而是呈现。意(义)当下呈现于意境中,意(义)即“现”意(义)。意境有境界之分,就在于意义。这不是说境中别有一意(义),而是境总是意境。

⑧时间与时

时间乃事物客观实在的根本属性,是事物运动展开的方式。时间可用度量工具测量。

时是“存在”视域的话语。时即“现”时,也即现在,是时的当下呈现。

⑨空间与空

空间是事物客观实在的根本属性,即物质的广延性。空间可用度量工具测量。

“空”是存在视域的话语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