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渔父》教学设计10
 更新时间:2024-04-20 15:38:56

1课题:渔父

《渔父》教学设计10

一.前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孙悟空求学,抓耳挠腮,活跃好动,求得真传

对学生的期望:像孙悟空一样,踊跃发言

二、学习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问学生:通过本文,你们想学些什么?

生1:内容? 精神?

生2: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抉择?

三、学习过程

师:我们从前面学起还是从后面学起?生众:前面

师找同学读首段 生1读完首段

师再读屈原出场句 生2接着读渔父的话

师:渔父的语气中带着什么意味? 生2:调笑

师:“何故至于斯”,“斯”有几层意思?生3:两层,外在的样子,这儿江潭

师:(延伸)“至”意为“沦落”,从巍巍殿宇到

这荒远泽畔,从三闾大夫到被流放之人

面对着渔父的嘲笑,屈原是如何作答的?生4(男)读屈原的答语(第一遍)

师: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4读第二遍(仍不大好)

师再引导:谁能说说屈原的话中透着什么语气?生5:无奈

师:无奈,气愤

引导——浊,清,醉,醒要重音朗读 生4读第三遍(好多了,看来是平日里不善于朗读的同学)

师:你们知道锻炼气质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吗? (廉老师不厌其烦引导朗读的精神可嘉!)

——朗读,又省钱又有实效!男同学能练出

阳刚之气,女同学……

师范读此句(漂亮!)

师:对屈原的话你怎么看? 生6:……独清!卓尔不群!

师:“独”,你加重了音,很好你能试着读出

这句话的语气吗? 生6朗读(读得还不错,若换成昨天那帮学生,又镇了!)

师小结并引申:矛盾啊……语调既沉痛又飞扬

题外话——《亮剑》,两军对峙,最后只剩

他一人,仍然“冲啊!”一个人,冲上去

一般人是不想对峙的,但屈原对峙了,千古卓然!

……疑虑、矛盾状态,他挣扎 分裂 高贵 询问

天问,世问,人问敬慕,高山仰止

屈原何心作答,我不被这个社会所容,那我也不入

师:渔父想了一个什么招?能不能解答屈原这个“不

容也不入”的问题? 生7读渔父的话“世人皆…何不…”

师:混世……大家同意同意这个看法吗?

屈原同意吗? 生7:不同意,“安能以……安能……”,宁愿以身殉死(?)

师:为什么屈原要用身体作比喻来驳斥对方呢?

宁死也不让身体受污

师:谁能读出屈原的这句话的语气? 生8读(读得很漂亮!)

师:你为什么敢读屈原的这句话? 生8:我敬佩屈原的精神!

(应该这样问吧:你为什么能够读出这种语气?

或者:你是怎么读出这种语气的?)

师范读此段

师深入讲解:谁不爱自身的清洁…皓皓之白?

(提升屈原的精神)

师:渔父是什么形象? 生9:也想像渔父那样,但意志不坚定

师:代表性的语句是?能代表渔父的生命观的 生9:读“沧浪之水……”

师:那个字用得最多? 生9:沧浪(众人笑,学生误答,可见师问得不够准确)

师纠正:动词 生9:濯

师:你怎么感觉?相同?一点也不同?(我没明白)

体现了渔父的什么精神? 生9:淡然 融入自然

师:什么样的自然? 生9:宽广的

(不应逮住一个学生不放吧)

师引申:宏大的宽广的自然的天空里完全可以装得下

我们的精神,既然你不愿意同流合污,那就在提

供给你一种方法——融入自然,濯洗自己的精神

此刻,渔父不想离开,但必须离开,离开前留下了

一首歌

师正文本之误:“鼓枻”后应加上“而去”,我们这本书

的编者特有意思,特能理解渔父,编者也是好心

我走了啊,我真走了啊 而去……遂去

若果说屈原是个勇者,那渔父就是个—— 生10:智者

(吹哨)

师:再聊下去,屈原有意去当智者吗?

于是逼出最后一句话——“遂去,不复与言”

请你给这句话补充个主语 生10:两个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其主语是可换的 其他同学?

又面向生10你愿意继续回答还是找个人替你? 生11:渔父

归隐之路

师:摆在面前的是 勇者之路 归隐之路

屈原寸土不让使整个世界免于崩塌;

渔父绝对是渔父的方式,与这世界决裂,

在自己的世界里濯洗精神

(又吹哨,众笑,但连老师依然置之不顾,依然很投入)

师:如果是你,你选哪条路? 混世还是? 生12:我选另一条路

师:还有一条!? 生12:改革

师很兴奋: 直击肺腑 撞击思想 改革

决斗 归隐 混世 我们同学又想出了

第四条路——改革之路! 能有这样的思想,

我获不获奖没关系,我值了!(师很激动)

师激情结束:中国 复杂的世界 ……把自己的生命

投进水里 …… 清流……屈原在问,渔父在问

这汨罗江水千回百转……中华民族……

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独特深入的教学思路,这里没有一般地平平浅浅的问答,这

里的问答直击思想的深处,这里的探究充满个性的火花,这里的课堂是师生思

维互相碰撞的高效课堂如果换做昨天那帮可爱的优秀学生,这节课应该是“震”

了 不过,我觉得连老师的话还是有点多了,另外上好这样的课的前提是学生

一定得做好充分的基础预习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