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诗五首》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9 13:43:33

【教学目标】

《诗五首》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⑵ 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 背诵五首诗歌。

2、能力目标:

⑴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⑵ 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⑷ 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

1、教师播放终南山美景:夕阳西斜,终南山中暮霭缭绕,日光斜斜拂照,山中归鸟啁啾,一片安谧宁静。

多媒体声屏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⑴ 教师补充注释:

(多媒体显示)

①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 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 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 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 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诗意。

⑵ 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⑵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⑴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

① 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 歧路:岔路。《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

⑵ 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成果展示: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他不禁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⑶ 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五、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⑴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⑵ 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⑴ 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诗的最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3、阅读下面两首咏物诗,写出谜底:

劝尔莫移禽鸟性, 冰霜磨炼后,

翠毛红嘴任天真。 忽放几枝新。

如今谩学人言巧, 独立江山暮,

解语终须累尔身。 能开天地春。

(打一禽)________ (打一花)________

〖参考答案〗

鹦鹉 梅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罥(juàn) 衾(qīn) 庇(bì) 坳(ào)

重:chóng(三重茅) 长:zhǎng(成长) 丧:sāng(丧乱) zhòng(重量) cháng(长林梢) sàng(丧失) 见:jiàn(看见) xiàn(现此屋)

⑵ 学生大声读诗歌,注意掌握歌行体的朗读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概括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全诗共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4、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成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顶上的茅草。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他们不转来。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断地下着。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他想: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己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四、指导学生自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内容如下:

岑参(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所谓“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教师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明确:从诗题上看,全诗有两个主要内容:咏雪和送别。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北风卷地白草折”写风,“卷”字写北风席卷大地的态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雪,先点明时间、地点,突出飞雪之早,气势之奇。“即”字足见作者惊诧之情。“飞”表雪下得猛而紧,与“卷”照应,写出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喻飞雪,而且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笔锋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的寒威。风吹散雪花点点入帘湿幕,四周骤冷,白日狐裘不暖,黑夜锦衾嫌薄,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都护的盔甲冷难着,实在奇寒难忍。

“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瀚海”两句,万里阴云,百丈坚冰,是雪的陪衬。这两句过渡,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中军”两句,中军置酒,众乐齐奏,一时热闹,却提不起送别人的兴致。“纷纷”以下六句,写酒宴后送别的情景。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须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它在茫茫雪原中显得如此鲜明;在北风的猛烈拉掣和冰棱的覆盖下欲翻不能,显得异常坚强。再看归客前程,雪满天山,归途艰险。归客远上,山回路转,不见人影,只在雪地上留下数行马蹄印迹,惹得诗人凝思慨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深层探究,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岑参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⑴ 学生自选写景诗句,揣摩诗人的情思。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迎风赏雪的惊喜之情。

生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不仅写冰天雪地,阴云低垂,而且传达出诗人送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生3:“风掣红旗冻不翻”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雪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他们心中奔涌的豪情。

生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作结却不离送别,景中融情,耐人寻味:友人已去,诗人不顾风雪侵衣,看着雪上马蹄印迹,在想什么?不尽思潮,凝聚笔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为背景,为送别增添豪壮的气氛。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大风雪和气候的早寒,可是在他笔下着重表现的不是将士生活的艰苦,而是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诗中虽然写了惜别之情,却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在西北大风雪景下,送别的场面带有雄浑悲壮的色彩。

⑵ 这首诗表现了岑参诗怎样的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明确:岑参的诗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立意奇、构思新,常以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宏大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广阔、隽永的境界,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⑶ 学生读诗,感受岑参诗的艺术特色。

五、比较鉴赏

教师提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思考,并合作研讨。

明确: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无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表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个“雪”字(送别前雪景、饯别时候的雪景、临别时的雪景、送别之后的雪景)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教师不宜动辄评判,只需稍作指导即可,以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为主)

六、课堂小结

1、学生齐背五首诗。

2、教师小结:

这五首诗体裁不同,题材有别,情思独特,风格各异,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有岑参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有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在欣赏中,我们发现陶渊明以归隐表达与官场的决裂,李白以勇往直前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抗议,杜甫以热血衷肠为民众呼喊,龚自珍以身许国而有万般愁绪。他们壮志难酬、失意悲愤,我们不禁为他们扼腕叹息。如今时代变了,有才能的人终有用武之地。如果你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那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学生畅所欲言。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并积累名句。

2、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⑴ 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梦境?哪些句子写的是现实?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诗中表达要守卫边疆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 不是考虑自身的衰老,而是考虑国家的兴亡。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象征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诗人巧借自然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⑶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 强烈的爱国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 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1、七、八年级我们已接触过60多首古典诗歌,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_________”为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学过的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首诗作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

2、艺术是相通的。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留心品味,就会发现,许多诗歌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请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如绘一幅画或改编成诗剧来表演。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配乐朗诵,力求声情并茂,并把它录制成磁带,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

二、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诗一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山、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乐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

1、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2、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提示:这是一个探究性问题,在初步了解李白、杜甫的诗作后,感受诗人的不同风格。这首诗应该为杜甫作品。因为这首诗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

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运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和走下坡路的趋势。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隐者的田园歌吟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代表陶诗平淡自然的一面,《饮酒》(结庐在人境)则更能体现陶诗醇厚隽永的另一面。《饮酒》共20首,也是陶诗的代表作,约写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秋,诗人这时53岁,归隐田园已经12年了。据诗前的小序说,这一组诗都是酒后的感怀,所以总题为《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列组诗之五,表现复归自然的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和心境,在组诗中最为有名。

诗的前四句是议论说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人群聚居之地建房居住,却听不见车马的喧闹声。“车马喧”指的是世俗之人追逐功名富贵的纷乱扰攘情状。头两句之间用“而”字上下连接,使语意转折。第三句承上提问,引发思考,第四句自己做出回答。“心远”是说思想上不慕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只求返归自然,淡泊超脱。只要在思想上摆脱了世俗观念的束缚,疏远了追名逐利之徒,那么即便“结庐在人境”,也自会觉得偏僻幽静。“心远”是关键所在,它强调了人的主观心灵对外界事物、对生活环境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提高主观修养,升华精神境界,是可以减少或改变客观环境对自我的不良影响的。这四句诗富于理趣,在平易自然之中显示着深刻和警策,被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誉为“奇绝不可及”之语,并认为“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

诗的后六句是写景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今同赏的名句。心既已远离了尘俗,则所为所见无不舒心适情,高雅脱俗。秋日傍晚,诗人在庭院的东篱边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抬起头来,悠闲的目光恰与住所南边的庐山相遇。菊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服食又可健身延年;南山是远离尘世的胜景,同时又是长寿的代指。诗人采菊盈把,目接南山,情景妙合,感到十分舒心惬意。“见南山”,有的版本写作“望南山”,宋代大文豪苏轼对这一字之差做过很好的分析,他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若改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苏轼的意思是说,这两句写的是无意之中偶见南山,南山的佳景正好与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与诗人在隐居中所感受到的“真意”相吻合,所以显得“悠然”,如果有意去“望南山”,人为地去寻找“真意”,就损害了诗人与自然的默契与和谐统一,诗句就失去了自然散淡的隽永韵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具体描写诗人所见的南山景色:黄昏时分,夕阳在山,岚烟缥缈,成群的鸟儿,在落霞晚照中结伴飞回山林。山色鸟影,隐约朦胧,大自然的一切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和谐!陶渊明经常在诗文中以“鸟”自喻,他把出仕为官喻为囚入笼中的“羁鸟”,把归隐田园喻为“鸟倦飞而知还”。此刻,他又从飞鸟回林的自然和谐景象中,领悟到万物应各顺本性,各有所归,这正与他归田适志的心情契合,因而深感“此中有真意”;当他想把此时情境中领悟到的生命真意辨别出来,却“欲辨已忘言”,忘了该怎样用语言去表达了。这里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既然已经领会到了“此中真意”,又何必再加辨别,用语言去说出来呢?

总之,这首诗的语言朴素活泼,立意高远深邃,韵味醇厚隽永。诗人以平淡浑朴之笔,写秋日晚景,抒归隐乐趣,道人生哲理,形象、诗情、哲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收到了最佳的表现效果。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1.7~8,有改动,作者:杨景龙)

自由率真的诗仙风度

《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写于李白应召入京遭到奸佞谗毁,被迫离开长安以后,诗借一次饯别宴席,展示了诗人激烈复杂的内心世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铺写豪华宴席,起势飞扬。嗜酒的李白,面对这美酒佳肴,朋友盛情,按理说是应该“一饮三百杯”的。然而,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情绪陡然跌落。“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急剧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苦闷抑郁的情感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兴象征,进一步表现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有如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几乎山穷水尽,寸步难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则又别开生面,神游千载,想起在政治上初不顺利、终有作为的吕尚、伊尹。吕尚80岁时在磻溪钓鱼,知遇周文王;伊尹受商汤聘用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遇合明君、大展宏图的往事,给濒于绝望的诗人以信心,诗情因此再度振起。

但是,当诗人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中来,又觉歧途甚多,不知出路何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就是矛盾心态的再一次反复回旋。这四个短句复沓反诘,跌宕急切。进退失据的诗人,仍在做着不懈的探索。积极用世的强烈欲求,终于使他挣脱了彷徨歧路的困扰,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时代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末两句诗借用南朝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在前面的反复顿宕之后,把全诗的感情抒发引向激动人心的高潮。

此诗的情感状态复杂多变,失望中交织着希望,痛苦中潜藏着热情,悲愤的吟唱应和着豪迈的放歌。而贯穿全诗的抒情基调,始终是坚信未来奋发进取的乐观精神,它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本质,也是诗篇产生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的根源所在。与内容的表现相适应,这首诗的抒情结构反复转折跳跃,如江海之波,波翻浪涌,一波未息,一波又起;又如黄河落天,风雨骤至,神龙变幻,奇兵出没。它赋予此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巨大艺术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2.4有删节,作者:杨景龙)

诗圣的兼济情怀

全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首先点明季节、天气,一个“怒”字,将风拟人化,接下来用“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描写风势之猛,风力之大。秋风破茅屋,是诗中叙写的中心事件,也是借以抒情的基础。从风入手,紧扣风与茅的关系行笔,因风大而茅飞,由茅飞见风势,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群童抢茅、屋破漏雨作了铺垫。

第二节五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写顽童抢茅场面,是第一节的发展和补充。呼群童为“盗贼”,全出于惜茅而非恨童。诗人跌跌撞撞追不上茅草,口干舌燥喊不住群童,无可奈何,只有归来倚杖叹息。矫捷灵活的儿童与衰老无力的诗人的冲突,更显出了诗人爱茅如命的心情。

第三节八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屋漏又遭连阴雨的苦况。黄昏时分,风定云黑,秋雨骤降。入夜,陈旧的布被冷硬如铁,睡相不好的孩子把被里蹬烂了,茅飞屋破,雨漏如麻,床头又冷又湿,令人无法入睡。眼下的狼狈处境,使诗人想起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一家人的遭遇,使诗人想起天下无数人的疾苦。辗转难眠之际,一贯忧国忧民的诗人推己及人,唱出了这首歌行极为感人的“尾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长句联翩、激情澎湃的末节诗,是诗人从切身的痛苦生活体验中产生出的美好愿望。在前三节叙事写足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苦况之后,末节诗展开想象,联想抒情,拓宽境界,翻出新意,揭示主题。诗人没有局限于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通过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进而通过诗歌展示社会和时代的苦难。诗人表示,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从切身的磨难煎熬中升华出来的深广人道同情,崇高牺牲精神,博大兼济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2002.7~8,有删节,作者:杨景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从诗题看,这首诗是咏叹边塞奇异的雪景和抒发送别友人的感怀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威猛怒吼的北风狂卷着,连白草都被折断了。一个“折”字,使人仿佛不但看到了狂风大作的景象,而且听到了它怒吼的声音,可谓有声有色。八月的内地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边塞却已大雪纷飞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神来之笔,用“忽如”二字点石成金。不仅表达了“胡天”天气的变化无常,大雪来得骤然,也写出了诗人见此雪景而惊喜之情态。白雪压冬枝与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梨花压枝欲低的景象神似至极。诗人通过联想把边塞雪景绘成春景,营造出一个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意境,从而使诗句成为咏雪的千古绝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诗由帐外转入帐内,由大写意转为工笔细描。边陲酷寒,穿狐裘、盖锦被都觉太薄不暖和,但冷得出奇的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身能劈五雕弧”的边关将领,竟然冷得连角弓都拉不开;平日“金甲夜不脱”的将士而今却“冷难着”。诗人对边地酷寒的描写不流于抽象,而是生动、形象、真实。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又将笔触由帐内移向帐外。广漠辽阔的天空,浩瀚的大漠,冰天雪地,雪压冬云,浓重而沉寂。此二句用夸张的笔墨,气势如山地勾画出瑰丽神奇的边塞冰雪之景。“愁”“凝”二字隐约点染出分别的氛围。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的笔触再次由帐外转入帐内。帐内置酒饮别少不了音乐,但诗人不去写音乐如何的美妙热烈,只是并列了三种乐器,何其“笨拙”啊!然而正是这“笨拙”的一笔,把饮酒奏乐的空间全留给了读者,任由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拙里藏巧”之法,比直接写更巧妙。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客至辕门,天色已是黄昏。大雪纷纷,让人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连白草都能折断的狂风,竟然连辕门上的红旗都吹不动,岂不令人惊奇!这一句将冰天雪地绝域奇寒真是写绝了。“红”的色彩出现在冰清玉洁的世界,给古战场多少增添了一些活力与生机,这又是多么精彩绝妙的一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客从中军帐过辕门,一直到轮台东门,依依难舍之情可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要分手了,但见前面白茫茫一片,连路都看不见了。归京是喜事,但雪大风寒,路途遥遥,怎么走?连送客人都不禁担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路转峰回,已看不见行人了,但诗人仍在凝神呆望。此时此地,诗人在想些什么呢?是对友人的难舍,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悠悠不尽之意尽在其中。

此诗咏雪中送别,感怀中咏雪。冰天雪地,愁云惨淡,与友人分别,令人惆怅,但苍茫天山雪原雄浑的背景又使诗作不失旷达和豪迈。

我们知道,诗人曾两度出塞,“往来鞍马烽火间十余载”,对戍边生活的感受是颇深的。再加上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绝域雪景奇观,使诗歌的意境奇异瑰丽,奇情妙思,奇笔生花,这当是岑参边塞诗的最大特色。

另外,巧妙的换韵,使节奏跌宕生姿;场景画面的交替,使诗歌成为“有声画”。这些都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选自《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02.1~2,题目已改动,作者:董玉玲 张成果)

二、重温经典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提示: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