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5 09:18:52

【教学过程】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师导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从小到大,同学们已读过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本书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学生讲述,有部分同学记不清楚自己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了)

【教师引导】记不太清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一个难忘的故事。但是,作者牛汉的第一本书却让他久久难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故事。

【教师设疑】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介绍,

【投 影】作者简介: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有诗剧、诗歌等。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写作背景: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生自己阅读)

二、认字释义,扫清障碍

【教师投影检查练习】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马鬃(zō n g) 调教(tiáo) 崇敬(Chónɡ)

凄惨(cǎn) 搀和(chān) 惩罚(chénɡ)

2、 注意下面形近字的书写。

薯shǔ(红薯) 蜜mì(蜜饯) 裁cái(裁剪) 塾shú(私塾)

署shǔ(署名)

暑shǔ(暑假) 密mì(秘密) 栽zāi(栽树) 熟shú(熟悉)

3、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磨磨蹭蹭 奥密 B.轰堂大笑 装订

C.翻来复去 塾师 D.知书识礼 梦幻

4、词语释义: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达理。

三、整体感知课文,解读“书”意

1、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师提出明确要求】①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②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③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学生互相补充、评议)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思考,回答)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我的第一本书,而是通过“前几天一位诗人的来访”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有几层含义。

(学生交流,思考,回答)

两层含义:我的第一本课本;我的童年生活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分别用一两个词概括“书”中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互为补充)

祖母:风趣 诙谐; 父亲:温厚 善良; 乔之贞:好学,本份;

老师弄不成:厚道 糊涂; 二黄毛:性耿 木讷。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为补充,教师可以让每组选代表发言),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为补充)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也指作者人生的每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四、品味语言,局部探究,体味苦乐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为补充)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和沉重,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

【问题探究】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学生可以交流讨论,认真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父亲对愁苦生活的无奈,只能“深深叹着气”。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

【教师设疑】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3、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为补充)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拓展延伸,体验生活:

1、文中的人物为“书”中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祖母使贫瘠的生活透出点喜色;父亲使暗淡的生活散发出暖色;老师使枯燥的生活显得轻松;乔之贞使艰辛的生活更为沉重;二黄毛使板滞的生活富于变化。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

(学生可以交流讨论,认真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仔细聆听)

2、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学生可以交流讨论,认真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仔细聆听)

3、通过家长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读书生活,切实理解“我”读书的困难,体会作者的生活境况,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能联系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说说你们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和对人生的看法。

(学生可以交流讨论,认真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仔细聆听)

六、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将课堂拓展口头练习任选一篇,整理一下,写成短文。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节) 诗友来访,引出话题 终生难忘

第二部分(第2-13节)第一本书,小学国语

父亲的书,稀奇珍贵

三人第二,父亲生疑

父考背书,抄书订书 父子情深

同学情厚,商量转学 朋友情挚

补叙念书,交代结局

第三部分:(第14节) 影响至深,不能忘本 点明题旨。

父 母 的 爱↘

人与动物 的 爱↗同学、朋友的爱→爱与乐趣

教后记:本文饱含真情,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能够给学生极大的人生启示。本文重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虽然由于年代相隔比较的久远,学生对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文章的感情的把握上,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注重从文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整体的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在与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注重从本文的情感特色入手,注意用情感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该多介绍一些文章的写作背景,并注重对学生感情的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