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莫高窟》教学设计一
 更新时间:2024-04-18 11:51:20

第一课时

《莫高窟》教学设计一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练习3中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现在请同学们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不重复。

3、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检阅了一番,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高窟》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脉络:

1、《中国名胜词典》上这样介绍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2000多尊。保存的壁画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这段介绍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

3、默读课文,把这段介绍里的每句话与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5、你觉得《中国名胜词典》上对莫高窟的介绍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个好?(点评:引入《中国名胜词典》对莫高窟的介绍,并与课文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一个介绍得简要,一个介绍得具体。进一步懂得根据不同的文本要求写出不同的对莫高窟的介绍。)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与词典上的介绍有哪些不同?

3、为什么写莫高窟用“她”而不用“它”?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朗读词语。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

3、读读写“面”上的句子。

4、读读写“点”上的句子。

5、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

6、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学做小导游,在做小导游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称赞 精妙绝伦 宏伟瑰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点评:听写关键词语并说说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你觉得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点面结合)

3、读读写“面”上的句子。

4、读读写“点”上的句子。

5、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请用“有……有……还有……”说说彩塑的神态。你发现书上的问题了吗?(“力士”后面不应该用句号,应该用省略号。)

6、背诵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与第二段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第一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4、展示飞天的图片。请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飞天的样子。

5、背诵第三段。(点评:老师始终不忘语言文字的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轻松地变换了形式让学生感到新鲜感,深化了对内容的理解,训练了说话能力,一举数得。这就是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

四、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第二句话中的“曾”是什么意思?有了这个“曾”你体会到了什么?

3、补充资料:血色黄昏中,一支支驼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不是我们国家的哪一个博物馆,而是异国他乡。凄艳的晚霞中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斯坦因(英国人)。连续盗宝七个晚上,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雇了四十多头骆驼运走。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伯希和(法国人)。1908年7月,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藏法国。1911年10月,吉川小一郎(日本)等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1年鄂登堡(俄国人)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1923年华尔纳(美国人)到达莫高窟,此时的藏经洞已无文书可取,他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

4、读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什么?

5背诵第四段。(点评:让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是老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语感怎么形成?必须从细节入手,必须从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入手,反复推敲斟酌,方能领略精髓,悟得真味。看似寻常的“曾”,极易被学生忽略,老师慧眼识珠把它“拎”出来,作为一个“点”让学生反复咀嚼品味,结果一词入口,百味皆生:学生“品”出了藏经洞的变化,“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也“品”出了淳厚的人文味。)

五、讲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为什么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朗读第五段。

六、学做小导游:

1、请你做导游,为游客介绍莫高窟。

2、准备导游词(灵活运用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的语言)。

3、指名当导游。评介交流。(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二、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于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资料链接]

1、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这里的第一个石窟相传是前秦建元二年(366),一个叫乐尊的和尚开凿的,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唐时有窟千余洞,经过长期的风蚀和流沙掩埋,现存石窟492洞,里面保存着彩塑30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排列起来,能有20多公里长,是世界艺术史上惊人的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的第17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近十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六万多件。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个幽闭达九百多年的洞被发现了,这一年正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出后,德、法、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相继来到中国。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多次来敦煌盗走了大批的珍贵文物。由于中国学者的强烈呼吁,清政府不得不在1910年下令将藏经洞中残留的经卷运回北京。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震惊中外学术界的大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此后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形成了“敦煌学”专门学科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