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0 02:12:05

内容简介:《大龙湫记》是元代李孝光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两次大龙湫的记游,写出了大瀑布的奇特景色。第一次是水大时,大龙湫声势夺人;第二次是水小时,写了大龙湫“乍大乍小”的奇观以及周围的秀丽景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龙湫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鲍甥率众登,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樵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则手披足踏。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帷余足迹是瞻。”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②,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③于过

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注】①摽:把持。②厮舆: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③暴:施加恶行,欺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于众僧访:询问

B.其始辟者,皆畸人也畸:神奇

C.经蒙茸则手披足踏披:拨开

D.况小人毒正毒:危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舆者之诳”的一组是()(3分)

①故蹊径可寻者希②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③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④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

⑤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⑥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作者有关观点与文章手法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寻大龙湫瀑布”为线索,由按图记到问众僧,继而鲍甥寻,乘舆寻,老僧引,从中可见作者寻找大龙湫瀑布费尽了周折。

B.众僧告诉我,那些名胜古迹之所以荒芜废弃,是因为继承者或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得利益,或苦于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地方去了。

C.作者一行后来在老僧的带领下找到了瀑布,因此作者在结尾发出感慨:只要有“识道”的人带路,远道可以成为近道,难道可以变为易道。

D.文章结尾缘事明理,从“寻大龙湫瀑布”之行联想到孔、孟、程、朱的学问在当今流行的原因,从而丰富了文章的社会内涵。

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3分)

②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4分)

③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3分)

参考答案:

1.D(毒:怨恨)

2.C(①众僧所讲事实;③“我”去探寻的决心;⑥老僧勉励“我”去探寻。)

3.D(“在当今流行的原因”错,应是“在当今不能流行的原因”)

4.(10分)

①暂且前往吧,等到不能接近再离开,又有什么妨害呢?

(译对“俟”“即”“伤”字各给1分。俟:等到。即:接近。伤:妨害。)

②他自己炫耀他的聪明,来证实我们说谎,一定要当众羞辱他。

(译对“耀”“征”“诳”“众”各给1分。耀:炫耀。征:证实。诳:说谎。众:当众。)

③这就是严光、管宁之类的人躲藏起来不把声名张扬出去而不敢亲身尝试小人的恶毒手段的原因啊!

(译对“俦”“所以”“以身”各1分。俦:类。所以:┉┉的原因。以身:亲自。)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