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19 20:28:10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其教学理念,探讨其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工作中。

研究《论语》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孔子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关注兴趣,分层优化

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相当高明的,他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第191章。选自山西古籍出版社《〈论语〉类读》,下同。)这一理念,至今仍在教育界得到继承,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相信以后一定会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那么,在学习上,何者为“中人以上”,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184章)看来,应以兴趣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要素,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通过这样的区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情等的不同就相对符合他应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他进行教育,更易最经济的发挥教育之优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远比一刀切的大锅饭式的教育更适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关于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句老话:你能管住他的身,可你管不住他的心。只要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他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可见,兴趣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有兴趣,就会用心专、用情痴,全身心投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投入,故心无旁骛;因为乐意,所以通过勤奋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而没有兴趣,就容易倦怠、松懈。自然,事情也可以干,可能也会干的不错,但总归平庸,要想有所建树或出类拔萃,近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可见,兴趣之于教育,正如水之源,木之本。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干效果要好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教师是园丁,不如说他是独具慧眼的伯乐。

二、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在此问题上,孔子的教育方法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具体表现在对同一问题的回答能做到因人而异: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第473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第472章)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449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第484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第435章)

同是问政,不同的学生得到的回答也各不相同,这主要视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子张给孔子的印象是“师也辟”,即习于容止、缺少诚实,有点好高骛远,故孔子要他尽心竭力、脚踏实地;子路心浮气躁,做事缺乏耐心,爱指手划脚,因此告之曰要以身先之、以身劳之;子夏注重实践,做事脚踏实地,喜欢从小事着手,而也容易为小事所蒙蔽,故而告诫他要着眼长远;仲弓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赞之曰“雍也可使南面”,是为政的适当人选,故孔子从表率、宽容、荐贤等方面开导他;子贡自恃才高,徒事高远而务本不足,故孔子启发他要务本……类似的孔子跟弟子的答问,在《论语》中俯拾皆是。这就要求我们在施教时要充分了解受教者多方面的情况,尽量对其特点了然于胸。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态度。在学习问题上,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关注兴趣的前提下,使他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孔子才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第186章)“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第188章)没有兴趣的勤奋是不会长久的,没有端正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颜渊好学而不惰,故孔子多次褒奖,以使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子路上进而性格粗俗,故孔子褒贬双管齐下,以激励鞭策;子贡聪敏可“不受命而货殖焉”,又巧言善辩、喜爱“方人”,故孔子贬之有加,以使归正道……这些措施,都以各自对学习的态度为准绳,可谓恰到好处。

了解他们的个性。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对他的教育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即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392章)

这一章,一直为教师津津乐道,公认它是因材施教的范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考虑了受教者的个性因素,对症下药。可以想见,对这两个人如果采用相同的模式,或互换一下,绝不会收到如此效果。

了解他们的资质。人的禀赋各不相同,这是已为科学所证明的事实。因此,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时能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别千篇一律。对此,孔子早有深刻认识,正如他对弟子的评价:“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第375章)也正是抓住了各人的差异,才会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第377章)这样的成就。可以想见,假如孔子不考虑这一因素而一味求同,其弟子的成就一定会大大缩水,决不会如此异彩纷呈。

而同一个人的同一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或深入,或阐发: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第240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撤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第236章)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第197章)

樊迟性愚,三次问仁,得到的回答各有侧重:或让他发挥优势,先劳后得;或让他宽厚仁慈,体恤百姓;或让他有始有终,美德不离身……这无疑有利于他对“仁”这一抽象概念循序渐进的理解,使他一步一步地向这一境界迈进。

三、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俗话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顺着这个“长”发展下去,其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展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让他在自己所“短”的方向上做出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由于每个人的“长”“短”不一,因此,他们绝对不可能成为同一类型的人才。这倒又应了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因此,教师的学问就是抑扬之学,这点,《论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的个案。

子路是孔子很喜爱的一个学生,他生性鄙俗,崇尚武力,但品行优良,诚心向善,孔子便从多方面对他加以引导、感化: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第395章)

尚武之人,其乐自然会流露出刚勇之气,孔子本想借对其瑟之否定来诱使其由武向文过渡,孰料带来的是弟子们对子路的疏远和歧视,可以肯定,子路定会愤然,或弃而不学,或自卑而退缩。在此情况下,孔子以“升堂”褒其成就,以“未入于室”指出其症结,这样,扬之以增强自信,抑之以导其归正,既是激励,也是委婉的劝谕,可谓用心良苦。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第398章)

贫而无谄,为君子之道,自应褒扬,但如以此而得意,则有损于此道,故孔子以此告诫子路:要发扬光大自己的美德,别沾沾自喜,止步不前。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除了体现在“扬”其优点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抑”──对其“鲁”的抑。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400章)

这章涉及两个内容:一个是“义”,一个是“勇”,二者有关联,但并非同一。孔子曾说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第234章)。可见本章中,孔子正是从子路的性格特征出发,嘉其义而抑其勇。再如: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第401章)

本章借对颜渊的肯定为诸弟子树立榜样,由于子路爱出风头,不甘寂寞,想在此转移话题,以得到夫子的赏识。孔子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子路的学习重点进行导引:要重智轻力、小心谨慎,不可鲁莽行事,与“闻斯行诸”章的教法如出一辙。

四、讲求实效,敢于放弃

由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即使比较准确,有时也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检测其教学情况。不然,教师的积极性再高,也不一定会有收获。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189章)

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言: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学会放弃,避免作无效劳动,而不能在此情况下采用简单机械的重复力求使学生“掌握”。自然,这种方法在个别问题的理解上是有益的,但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实际能力这个大目标来说,它是非常有害的方法,甚至是扼杀学生能力培养的大敌。因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加大了学生的依赖性,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或受强制学习的习惯,由此而产生厌学、惧学的情绪──失学辍学现象之所以成为困扰基础教育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此种做法难逃干系。

五、目的明确,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而目的不明,为教学而教学的短视行为必须加以制止,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第190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需要说明的是,“有教无类”固然可解释为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但它更确切的含义应该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可以采用任何适于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在教育上同样如此,只要目的不变,只要有助于此目的的实现,无论什么方法,都应视为切实可行的,而不必拘泥一些具体的形式。

从孔子跟弟子的谈话可以看出,孔子是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而他教育的方法也是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在这些方法中,有切中肯綮的个别提醒: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第417章)

有特定情境的现场启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第483章)

有榜样力量的感召: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之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第410章)

有循循善诱的的教谕,有苦口婆心的劝导,有主动提问,也有因问而答……但这一切手段,均殊途同归于其目标──培养弟子高尚的人格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第159章)

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始终围绕服务实践、服务社会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也由此决定了其弟子的出类拔萃。试想,假如其弟子只钻在书本中,只顾修养自身而不服务社会,其成就会得到后世的称颂吗?理论再好,也须经实践的检验,而理论也只有在实践的验证下才会趋于完美,才会产生无穷的魅力。

在此,顺便提及一下孔子的教育目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170章)这里,所本之物为“道”、“德”、“仁”,所载之体为“艺”。这点,排除了时代因素中具体内涵的差异,其实质与我们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思想乃至道德力量恒久的生命力,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刻反思。

可以肯定,因材施教是一种已被教育的发展所证明的近乎真理的教学方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教学理念。正因为孔子采取了这丰富多彩的务本做法,才使其弟子群星灿烂,光耀千古;而孔子,也由此成为我们理所当然的祖师爷。因此,对孔子教学思想进行扬弃,既是我们这些后学者的义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理应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造就出更为杰出的建设者。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