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品教案23
 更新时间:2024-03-29 21:31:26

教学目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品教案23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

(3)行拂乱其所为        (    )        (4)所以动心忍性      (    )

(5)曾益其所不能        (    )        (6)法家拂士          (    )

2.常识介绍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四.自主活动,指导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自主默读,找疑难,教师辅导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2.齐读课文,找感觉,教师指导

(1)明确诵读要求: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示范朗读,找要点,教师引导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2.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3.拂,通“弼”,辅佐。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4.忍,通“韧”,坚韧。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三)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 (fa)被选拔,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5.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衣食所安 (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六.合作探究,品评鉴赏

教师设疑导学投影下列思考、讨论题:(先检查每段字词掌握情况,后讨论交流问题。)

(一)检查研讨第一节

1.学生齐背诵第一节。

2.投影检查第一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

【明确】共同:都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历经苦难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

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

作用: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2)请你举一举古今中外与之同类型的事例。

【参考】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二)检查研讨第二节

1.学生齐背诵第二节。

2.投影检查第二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

(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磨练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3)这一节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小结】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归纳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作者专门设为一段,更加醒目,更加突出。但“安乐”一词在前文并没有出现,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七.自主总结,拓展延伸

1.投影问题,学生总结:

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提示:(1)课文从个人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2)课文从国家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

【明确】(1)从个人方面——生于忧患——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

【思路】先从个人方面,从两个方面来谈:先从客观方面(例举6个例子)要经过磨练,还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才,来证明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2)从国家方面——死于安乐——怎样从个人方面来一步一步分析的?

【思路】后从国家方面,也是从两方面来谈:先从国内,后从国外,这样的国家都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2.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八.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拔高作业: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参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