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春酒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4-03-28 18:34:56

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春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春酒导学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春酒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春酒导学案

春酒导学案由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

2、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读语句,来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3、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新课程的“大语文”观念,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快乐学习,尊重阅读个性。

【学习重点】

让学生学会感悟,即通过作者对故乡过年时春酒、会酒的怀念来感悟作者真挚、热烈、深厚的思乡情。

【学习难点】

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与解析来体悟情感。

【自主预习案】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āo( )节 ②lì( )枝 ③枸qǐ( )

④门kǎn( )⑤脸jiá( ) ⑥páo( )制

⑦挑tì( ) ⑧家pēi(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马当先:____________

②顾名思义:____________

③家醅:____________

④酬谢:____________

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之情。

4.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5、品读下列语句,有的表现民风民俗的,有的表现人情的,请选填答案。

A.民风之美 B.人情之美

(1)新年里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 )

(2)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 )

(3)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地吃。( )

(4)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 )

答案

1.①宵 ②荔 ③杞 ④槛 ⑤颊 ⑥炮 ⑦剔 ⑧醅

2.①形容领先。

②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③自家酿的酒。

④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3.散文 琦君 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

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1)A(2)B (3)A (4)B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配乐朗诵:(打开音乐)相信有很多同学都熟悉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吧,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背一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大家都知道,通过这首诗余光中先生想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怀念。我想,远离故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思乡的感受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和余光中先生有相同的经历。她的故乡在浙江,在故乡上过小学、中学和大学,而后去了台湾,时隔几十年她还是思念她的故乡,在她的很多文章里都有所反映,让我们一同来阅读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寻情

1、听一听。

配乐朗读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别来朗读课文,为了更能读出感情来,我为你们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注意试找出文中的旧照片。

2、找一找。

文中那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想一想。

(1)这种情感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方式表达出来的呢?

(2)酒既然是作者思乡情感的寄托,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本文题为春酒,作者仅仅就是来写春酒的吗?

(二)品情

1、寻情句。

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2、赏妙笔。

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_____________ ”这句话,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3、方法小结:

明确:

(三)悟情

1、读一读。

找一找“我”和“妈妈”的语言和行为,你来读读看你能读出什么?

2、悟一悟。

①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明确:

②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我们读了文章后,从作者的回忆中,我们似乎也跟着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味;那种浓郁的家乡情显现在字里行间。

现在我们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在音乐中,大家共同朗读课文的最后两小节,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四)描情

>1、写一写。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2、亮一亮。

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①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③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1.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2.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第②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

4.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2.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3.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4.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二、课外语段阅读。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正面描写有:____________。

侧面渲染有: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3.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

4.概括本文的中心。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1.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

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2.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

3.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4.通过叙述作者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5.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以上就是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春酒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