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读《伊索寓言》——读《中西学术与钱钟书》绪论
 更新时间:2024-04-19 00:04:37

闲聊波尔卡还是上不去,所以就跑到这里来练打字,叨扰了

读《伊索寓言》——读《中西学术与钱钟书》绪论

昨天是我到这个海滨城市的第六个星期天,在大街上闲逛了半天最后还是逛到了书店里,因为感觉有些累了,所以逛了一会就出去了.出去之后发现还是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就又回到书店了.

转了半天发现了一本小书,三联的,其实是一篇博士论文,书名叫《中西学术与钱钟书》,作者的名字叫季进,他的论述对象是钱钟书.因为我一向对和钱钟书有关的东西很好奇:

从前我看《围城》这本小说,印象最深就是开头那段客轮行驶在红海上时的描写.还有那些俏皮话,'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女人的地方,话多',当时我乐不可支地讲给我的同学听,他不能理解这妙处,还好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我.那时候是小学五年级.后来又找到些散文看,最喜欢那章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第一次看完的时候,目瞪口呆,怎么可以这样写,他是怎么写出来的??那时候是高中.

再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我骑车从学校骑了一个半小时到三联去找宋诗选注,没找到,很失望,回来的路上,见书店就停,居然在一间普通的书店找到了,心旷神怡.回来翻了翻前言,就放下了. 有一天又买了谈艺录,经常在宿舍点着蜡烛在睡前看,后来得出了一个结论,睡前看诗话会睡地非常甜美. 最后一次我在图书馆拿起一本管锥编来翻看,看了几眼,只觉得一股气直冲百会,赶紧老实地把书给放了回去.

这些经历说明我是一名标准的钱迷,是个管中窥金钱豹的迷.

因此我就拿起这本书来看.我感觉挺有意思,站在和蹲在那里看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绪论.产生了不少想法.

第一,博士论文以后还可以多找些来看.因为博士论文事关重大,一般作者不会怎么糊弄,功夫都做到十足,看起来比较有收获一些.

然后,有很多论述的思想让我明白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地方.比如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了鸿渐是什么意思,原来是易经里提到的一种鸟,飞来飞去,没有居所,没有获得,飞过山峦,飞过湖泊,飞过大海,飞过旷野;这些和方鸿渐很相合,这点我长学问了;后来博士又说连方鸿渐去过的地方的顺序都和易经这些地方暗和,这个我稍有腹诽,不至于吧?当然博士论文可能有的时候是要突显出学术价值的,而且有的时候也要有一些特别的写法,比如隔一阵就要出现钱钟书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智者这样的字样,当然我也同意这说法,但是我觉得没必要老提他,钱钟书先生的分量不用说,都知道.

我现在来谈我感觉最有收获的部分. 就是关于现象理论,然后延伸至阐述学理论.这本书绪论里说钱钟书先生治学的一个大特点就是大量从现象上而不是从逻辑上来治学.就是说,古典的治学方式最终都是将具像浓缩,使他空洞,纯化,最后成为真理;而现象派的治学是由感受到感受,从自身出发回到自身,通过大量的现象的表述使最后的结论自然而出,达到我在的境界.作者还告诉我这在西方有专门的阐述学的理论,这是20世纪之后在批判古典学术诞生的一种理论,是和存在主义神秘主义等等有关的东西,同时指出了钱钟书也是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这一段让我也明白很多疑惑.因为无论是很多我见到的思想,还是我自身的一些思想,都和这些说法有合乎的地方.关于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当今bbs的这种形式,我觉得可以是这种学说的一个例证.

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话语权力,大家都可以随便写你想写的东西,象现象派这样的写法就很多了。值得提到的就是bbs上的影评,这是和治学有共通地方的东西,你要是经常看这些东西就会发现了很多共通的东西。现代有大批看着影视作品长大的孩子愿意进行影视解读这项工作。看过很多这样的影评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里大多数的写法都和这种说法暗合,都是从自身感受出发,从自我出发,在电影中探求,然后又回到自我。就橡书里那个非常好的比喻;我们就像向镜子里窥视的小孩子一样,最终在镜子里发现的竟就是那个小我.我们从自身感受出发,最终又回归了自身.

但是我觉得现在BBS的影评的质量很不高,一方面,电影是个极其复杂的东西,有无数的指向,1个人看一部电影,看了10遍就会有10种不同的看法。电影这种形式极端的暧昧,极端的没有确定性。而且,因为他不是一种个人性的活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商业性、工业性极强的活动,所以你甚至不知道你最后看到的是不是和创作者的表达目的一致,这样的解读很容易误读,象20世纪以来的很多文化产物一样,以不可知不必知而至虚无。

还有,我认为是研究者的功力不足造成的。拿武侠小说作比方,就好像一个没有内力基础的人去练乾坤大挪移一样,开始可能图具花架子,还比较好看.但是时间长了自然陷入死胡同.就好像20世纪科学昌明了,人文发达了,可是又史无前例多的人感到了幻灭,绝望,很多逻辑、信仰摧毁了,思维的过程摧毁了,一切都被解构,因为没有了古典的绝对真理,所以失去了价值参照.所以最后没有找到我在,最后只剩一个无字。拿这些和钱钟书先生比,就像神雕侠侣里杨过练剑一样,起初时呼呼生风,后来渐渐无声,后来剑啸又起,然后又至无声,反复七次,神功乃成.大家可以想见,第一次时的啸声和最后一次时的啸声都是一样的现象,但是境界差别的就太多了.

我写文字的时候就有这个毛病,喜欢什么都写,什么都涵盖.最典型是写毕业论文那一次.那次是写影视的解读,总之,力有弗逮,最后就变成了抄书,答辩的时候我完全是在自说自话;后来班主任的评语上有如下评价:阐述了很多材料,看出来下了一定的功夫.很明显,不是什么好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一下我的现象派论文。

看的时候还有很多感受,不过太乱了,涂鸦,见谅.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