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请问:你真的认识汉字吗?
 更新时间:2024-04-18 10:42:36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坡中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刻着的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汉字。那种文字距今已有三千三百来年了。现代汉字就是从那种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使用人数最多,通行地区最广的文字。在我国十亿人口之中,大约有八亿多是使用汉字的。这个数字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除本国之外,侨居国外的华侨遍及世界六大洲。因此,它通行的地区也最广。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之中,汉字曾有过伟大的贡献。它为我们记录下了我国历代极其珍贵、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它沟通着各地区人民的思想,发挥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作用,在促进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之中,也立过很多功劳。汉字不愧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请问:你真的认识汉字吗?

现代汉宇的简化、拼音化和标准化、规范化

汉字的确发挥过而且继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替如:它笔划多,结构复杂,它基本上属表意性的文字,不能明确地表示出字的读音,由于方块字的特点,不能连写,在书写速度上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这就造成了难认、难写、难记的缺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耍,汉字必须改革。

当前进行的改革是汉字的简化。所谓简化,一是简化笔画。一九六四年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共收入简化字二千二百三十八个。凡是笔画在十七画以上的字都简化了,笔画在十二画和十七画之间的字,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笔画十二画以下的,一般不简化。二是精简字数。一九五五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一千零五十五个异体字。之后,以常用字代替生僻的地名,更改了三十余字。还用同音代替的方法,合并了一些字。这样,就共减少了一千一百多字。

由于对现代汉字进行了简化,减轻了一些学习和应用的难度,提高了书写的效率;所以,收到了相当的功效。但是,为了彻底克服现代汉字无法克服的缺点,未来改革的方向是走拼音化的道路。因为拼音化能直接拼写口语,能进一步缩小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差别;能促进普通话的推广,促进语音的统一;它易学、易记、易写,对学习、交流都有促进作用。然而拼音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现在我们要学好《汉语拼音方案》,但那是把它当作工具来学习的:它是识字和查阅工具书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汉字;它又是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读准字音,学好规范的普通话。而学好普通话,实际上又是为实现拼音化打基础。

既然实现拼音化尚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还需要使用汉字,那么,就要提高汉字的使用效率。为此,在汉字简化的基础上,必须实行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怎样正确对待和使用汉字呢?首要的就是坚持汉字的规范化,那就是:在一切场合都要按照已正式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异体字整理表等使用汉字。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已经废除了的繁体字和异体字不要再使用,另一方面是,更不能滥造简化字。例如把“楼”,写成“抽”,把“菜”,写成“茅”等。在将来,通用的现代汉字实现了上述的标准化之后,在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等方面,更需要严格地认真地按照标准办事。

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字的书写和书法是不完全等同的。书写是指一般的写字,而书法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决不可抛弃书法这门艺术,而且,书法艺术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实用性。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谈的只是书写的问题。

对于书写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做到下列三点;

第一,要写得正确。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字形写字,不写错别字,不写滥造的简体字,另一方面对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写错。

第二,要写得工整、匀称。所谓工整,是要写得清楚、千净,宇体端正,大小一致,间隔、行距整齐。所谓匀称,是说笔画安排得当,间架端正均衡。

第三,要写得熟练。书写时要写得得心应手,迅速无误。

这是书写的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端正对书写的态度,争取达到这些要求。要力戒马虎潦草,涂改零乱,写错别字,否则,就会让人不认识,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会引起误解,给工作带来麻烦,给事业造成损失。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