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纯真心灵“的提升——解读《放小鸟》
 更新时间:2024-04-19 16:30:34

《放小鸟》是一篇儿童故事,语言质朴,层次清楚,字里行间散发出一股股清新的童真气息。课文可分两个部分:一、“关小鸟”(第1、2段);二、“放小鸟”(第3、4段)。主人公的“纯真的心灵”就是在这“关”和“放”的转化中得到提升。它是一篇培养小学生具有现代意识的佳作。

“纯真心灵“的提升——解读《放小鸟》

怜爱柔弱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更何况,姑妈送“我”的小鸟“非常可爱”:“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这俊俏的小生灵,怎不让“我”情有独钟?因此,“我”视小鸟若掌上明珠,倍加呵护:安排舒适的住处(“放进笼子里”);供应充足的饮食(“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如此热情地款待,满以为能给小鸟带来无穷的欢乐。“我”也将看到它优美的舞姿,听到它婉转的鸣唱。可事与愿违,小鸟“一动也不动”,于是,“我”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惟恐它发生不测,所以“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手足无措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么“纯真的心灵”啊!

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究竟原因何在?作为孩子是不能完全明晓个中缘由的。实质上,“我”对小鸟的喜爱多半出于先天的本性,这种爱是肤浅的,没能跳出个人的小天地,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不是自发的,要靠孩子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反复地体验去逐步形成、提升。众所周知,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中心意图”。课文的第2段是作者表达“中心意图”的重点段。它具体描述“我”由“关小鸟”到“放小鸟”的转变过程——这是“纯真心灵”提升的关键。小鸟身陷困境,全身“一动也不动”,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其实,它心有所念,目有所视:一双闪亮的眼睛死盯着窗外,望眼欲穿地等候妈妈的降临。当妈妈真的出现在窗外,它情不自禁地“朝窗外叫起来”。这“突然”的呜叫,让“我”出乎意料,“抬头看去”,知道小鸟呜叫的原因:“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听起来多焦急”的声音激活了“我”贮存在脑海里的生活经验,随之产生了相似匹配:“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了。”“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鸟妈妈见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无辜地关在笼子里,欲救不能;“世上只有妈妈好”,小鸟盼来了妈妈,可只能眼睁睁地看见它在窗外盘旋,难以偎依。母子之间相互问答,急切而又凄厉:有思念,有无奈,有愤懑,有渴望……干言万语也难诉尽离散之苦。看到这令人揪心的一幕,“我”怎能不怦然心动:“我和妈妈不能分离”,“小鸟和妈妈也不能分离”,“我这样做就是拆散它们母子”……通过换位思考,“我”的“纯真的心灵”由“自娱自乐”提升为“理解、同情”。读到此处,学生们的思维是不会就此为止的。他们会把“我”视为同龄伙伴,共同联想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受到的有关“爱鸟”的教育。于是,“纯真的心灵”便从“理解、同情”升华为“亲近大自然”。从而,感悟到语言文字背后的社会意义。就这样,作者的“中心意图”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

作者在第3段写了“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这是“纯真心灵”的再次真实写照。“我”对这只“非常可爱”的小鸟有浓浓的眷恋之情,但“我”深知小鸟真正的家不是在狭窄鸟笼,而是在广阔的蓝天。因此,“决心”让小鸟回归大自然。

课文的第4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我”和小鸟欢乐的告别图。与妈妈团聚的小鸟展翅飞翔,连声道谢;放飞小鸟的“我”欢呼雀跃,激动万分。插图与课文密切配合,向孩子们昭示:人和自然要和睦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